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我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拓寬教學視野、提升研究水平,7月24日至26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組織全校思政課教師赴重慶開展暑期實踐研學活動。本次研學也是重走長征路計劃的進一步實踐延續。
研學成員以課程劃分學習小組,圍繞紅巖精神和鄉村振興兩條主線展開深入學習。分別參觀了渣滓洞、白公館、紅巖革命紀念館、大有農場、三峽博物館、桂園、周公館、柏林村、東升村和縉云山西南局舊址等地,深刻體悟紅巖精神的時代內涵與當代價值,沉浸式感受到脫貧攻堅精神及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的生動實踐。
現場教學以紅巖精神為主線進行紅色遺址參觀,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關押江姐、小蘿卜頭等人的渣滓洞監獄舊址和白公館,研學成員通過生動的現場教學,大家紛紛被江姐、小蘿卜頭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所感動。在渣滓洞監獄舊址,聽到女烈士江姐的故事,研學成員們有感而發,深情朗誦了《囚歌》,以此緬懷革命先烈們不怕犧牲、不屈不饒,心甘情愿為革命事業獻身的革命精神。
在紅巖革命紀念館和大有農場,研學成員們通過聆聽講解員對一幅幅承載著輝煌歷史記憶的老照片及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的介紹,細致了解到關于紅巖的歷史故事;深刻體會到周恩來、吳玉章、董必武、鄧穎超、饒國模等革命先輩堅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理想;感悟到了在風雨如磐的革命艱苦歲月的洗禮中誕生的紅巖精神。
在紅巖革命紀念館內,研學成員們在黨委副書記江星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回顧了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和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了黨性意識,堅定了理想信念。在桂園和周公館,一幅幅歷史圖片、一件件真實的物件、一張張彌足珍貴的親筆書信,生動再現了當年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等人為解放中國,在重慶領導中共中央南方局同反動勢力所做的堅決斗爭,讓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風雨如磐、苦難輝煌的革命歲月,研學成員們深刻認識革命戰爭勝利的曲折,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在逆境中為革命堅持到底、戰斗不息的奮斗精神。
在柏林村村書記的講解下,我們看到了柏林村通過項目招商、村企聯建、股權化等系列舉措,走上了創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團結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道路。在全國示范村東升村,研學成員了解到東升村重點圍繞現代糧油示范基地、周末度假休閑旅游、研學教育培訓三大產業,依托高校合作平臺,實現了“三點一園”(專家培訓中心、專家工作站、專家大院和現代智慧農業示范園)規劃,成為了當地的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在駐村書記的生動講解下,研學成員們清晰感受到了鄉村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果;體會到了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國農村帶來的生機與活力;更看到了鄉村老百姓的奔頭和希望。
研學的最后一站,來到了中共西南局縉云山辦公舊址。在此,研學成員們認真聆聽了講解員的陳述,細細駐足觀看了陳列的一張張資料圖片,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的相關歷史事件和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一起追尋了紅色記憶,學習了革命先輩們崇高的革命精神。參觀結束后,全體研學成員們充滿激情地合唱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以嘹亮的歌聲表達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這次活動是思政課的一次社會實踐,課程組成員收集了上百條視頻和圖文資料,為今后的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同時也通過學習,使大家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豐富了學識。大家紛紛表示一定會將此次赴渝研學的所見所學所思所悟融入到下步的教學當中,充分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的關鍵作用,不斷繼承和弘揚偉大革命精神。(圖文/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劉金
QQ在線答疑: 2415223926(工作日8:30-16:40)
全國服務熱線:0791-83652506
對外合作手機:18779111118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宏福大道2888號 郵編:330100 版權所有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