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永奇,1985年出生于四川蒼溪,2008年畢業于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原江西城市職業學院),2010年入職中鐵隧道局,擔任盾構操作工,2023年2月,被評為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2018年4月28日,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2021年4月,入圍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個人名單;
2021年5月,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21年6月4日,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2023年2月,榮膺2022年度“西藏工匠”稱號;
2023年2月,被評為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大師”足跡
母永奇2005年考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在學校就表現突出,喜歡鉆研。2010年入職中鐵隧道局后,被選拔擔任盾構主司機。
在未遭遇復雜難掘地層的情況下,一臺盾構機平均每年掘進3公里。盾構主司機從業年限一般在3至5年,之后大多選擇轉崗。38歲的母永奇是個例外,他在中鐵隧道局集團當了10余年盾構主司機,開了28公里,母永奇形容自己是“世上最慢的司機”。
母永奇先后參與了寧波地鐵、鄭州地鐵、成都地鐵、世界最大直徑水下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世界上輸水壓力最高距離最長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國內最大直徑盾構隧道---深圳春風隧道的建設工作,參與攻克寧波地鐵軟土地層沉降控制、鄭州地鐵砂質地層盾構掘進地表沉降控制等多項重大難題。駕駛著盾構機4萬小時,累計掘進28公里,完成四十多項攻關課題,十余項發明專利,是國內少數幾個能夠全面掌握當前隧道施工主流盾構機型的專家人才。以他名字命名的“母永奇盾構機操作技能大師工作室”共獲得創新成果36項,為企業創造了千余萬元的經濟效益。他先后榮獲中原大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新中國成立70周年功勛工匠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掘進之道
盾構機輕則數百噸、重則數千噸,有液壓、機械、電氣、流體、環流5大系統,30多個子系統,5萬多個零件。這個“龐然大物”的操作,全掌握在盾構主司機手里。
2010年,母永奇剛入職,就接到“3個月會開盾構機”的任務,他怕學不會。當時,國產盾構機市場處于發展初期,技術培訓不成熟。母永奇能仰仗的,只有負責盾構機售后技術指導的幾位師傅,他每天跟著他們看、記、練。
建設寧波地鐵1號線時,盾構機要穿越鐵路橋、文物遺址等地段,地表沉降要控制在4毫米以內。按當時的技術,沉降控制在10毫米以內,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母永奇與技術人員最終將沉降控制在了2毫米以內。
在佛莞城際3標項目,使用的進口盾構刀具1把6.8萬元,只掘進20環就達到磨損極限。母永奇聯合國內廠家,改進國產刀具,研發出19寸分體式雙刃鑲齒滾刀,將成本降至5萬元1把,使用壽命提高到掘進60環換1次刀具。
“匠心”無止境
在大地深處探索的這些年,母永奇把工作心得一一記錄下來。盾構機組裝,系統構造解析,掘進操作技巧、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翻閱他的筆記,仿佛在讀專業書。
精進技術的同時,困惑和遺憾也伴隨出現。幽深的隧道里,每天連續12個小時,工作在幾平方米的控制室,被噪音、濕熱的空氣包裹,與外界斷聯。母永奇入職最初,也不時被孤獨感侵襲,自己偷偷抹眼淚也是常事。
母永奇習慣從老一輩隧道工人那里汲取能量。外公韓禮芳參建老成昆鐵路時,年僅19歲,那一代隧道工人靠著“一桿風槍、一把鐵鍬、一輛推車”,就把天塹變通途。每每想到這里,他又添了幾分前進的底氣和力量。
目前,母永奇最想做兩件事。一是重新總結以前遇到的問題和處理方法,供大家學習參考。再就是培養人才,改變“行業缺人、留不住人”的現狀,他給自己設立的目標是帶出100名盾構主司機,現在已經有48名盾構主司機在他手下出徒。
QQ在線答疑: 2415223926(工作日8:30-16:40)
全國服務熱線:0791-83652506
對外合作手機:18779111118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宏福大道2888號 郵編:330100 版權所有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繼續教育學院